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重庆:湖中冒出个“南瓜岛”
【来源:重庆日报】【时间:2013/11/24 13:55:00】 【字体: 【打印】 【关闭】

  【导语·中国南瓜网南瓜作为常见的瓜菜,在重庆市场上的大多仍来自外地。为了改变这种南瓜供应格局,白家镇种植大户黄正文,在他的带领下,瓜农们注册了“湖岛牌”商标,并顺利打入主城及附近10余个县的大小农贸市场。通过引进全国优质南瓜品种,成功大量种植。

  “我今年种植蜜本南瓜900多亩,产量达1500吨,目前南瓜销售已接近尾声。”近日,市江滨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正文告诉笔者,今年他的蜜本南瓜远销北京、山东、广州等地,“最低售价是1000元/吨,今年的收入您能算出来了吧?”

  湖中出了个“南瓜岛”

  虽是常见的瓜菜,但重庆市场的南瓜大都来自海南、广西等地,大多在5月份批量上市。

  “当时我们就想,如果能进行规模种植,同样的南瓜,我们起码在运输成本方面有优势。”白家镇农副中心负责人介绍说,白家镇位于长寿湖尾端,因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种出的蔬菜能自然晚熟。因此,从2000年开始,该镇引进蜜本南瓜种开始试种。到2008年,白家镇及周边的蜜本南瓜种植面积已达到万余亩,成了小有名气的“南瓜岛”。

  黄正文就是白家镇的一个种植大户,在他的带领下,瓜农们注册了“湖岛牌”商标,并顺利打入主城及附近10余个县的大小农贸市场。“由于我们的湖岛气候,比外地南瓜晚两个月上市,自然卖得了好价钱。”他笑着说,“尽管今年蜜本南瓜遭受干旱天气影响,产量只有去年的一半,但今年的售价高,比往年每吨高出260元左右,总的收入于往年持平。”

  全市最大的蜜本南瓜基地

  据了解,蜜本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果胶等,具有调节血糖、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等功效,而且能被开发成营养南瓜粉、南瓜饼、南瓜果脯、南瓜饮料、南瓜面条等多种营养食品,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因此,近年来垫江县把蜜本南瓜作为重要的特色蔬菜,确定了相应的发展规模,制定了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使南瓜种植遍及全县25个乡镇,垫江也一跃成为我市最大的蜜本南瓜生产基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县积极与西南大学等大专院校、食品生产科研机构联系,建立专家大院,为蜜本南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我们推广普及了蜜本南瓜的坡瘠地聚土垄作和瓜粮间作、瓜果间作等技术,大大促进了增产增收。”县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该县发展瓜农8万余户,种植蜜本南瓜12万亩,主要分布在白家、包家、鹤游、坪山等19个乡镇,产量达20多万吨。

  一年更比一年甜

  “通过错季栽培、兴建冷链物流,我们实现了南瓜的错季上市。”县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全县建有6000多平方米的简易储藏库,县里还引进加工企业,开发南瓜饼、南瓜粉等产品,增加附加值。同时,为解除瓜农的后顾之忧,全县已发展蜜本南瓜行业协会1个、专业合作社50多个、经纪人100多名,南瓜远销北京、上海、山东、香港和越南等地。

  到2015年,该县将发展蜜本南瓜20万亩,产量达到40万吨,培育种植、营销大户5000户。“我们盼着这瓜一年比一年甜,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呢!”黄正文说。通讯员皮欣

  “今年秋天,我县种植青菜头15万亩,其中订单面积达6万亩。”日前,垫江县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县从去年开始发展青菜头产业以来,非常注意订单生产,“按照每亩年产2.2吨青菜头计算,明年春季将收获33万吨,按市场价0.6元/公斤计算,产值将达约两亿元。”

  据介绍,垫江县的光照、气温、雨量、土质等条件都十分适宜青菜头生长,而且农民有种植青菜头的传统,也有加工榨菜的技术。近年来,该县重点在“高峰-界尺-永平-砚台”一带及“坪山-白家-包家”一带打造青菜头种植示范带,带动周边乡镇种植青菜头,使冬闲田土不闲,为农民增收添力。

  鼓励种植的同时,该县有关部门预判到青菜头集中上市容易出现销售难和深加工难的问题,便在去年投入资金975万元,支持业主新建了5.5万吨永久性榨菜盐渍池,同时支持部分业主发展风脱水榨菜,提高加工榨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目前,通过引进涪陵榨菜集团、明月山食品公司等企业,垫江青菜头的深加工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如涪陵榨菜集团将在坪山镇修建了4万立方米盐渍池,年加工量可达4万余吨。今年,该集团仅在坪山镇就签订了2.5万亩的订单,保护价为0.6元/公斤。

  今年,垫江县的青菜头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该县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加工企业的引进力度,扩大青菜头种植规模,使其成为垫江的一张新名片。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南瓜网(Ng.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南瓜网”(Ng.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南瓜网(Ng.vegnet.com.cn)”,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南瓜网(Ng.vegnet.com.cn)”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南瓜网(Ng.vegnet.com.cn)”,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南瓜网”(Ng.vegnet.com.cn)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